打开《一路走来,亲历清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30年》一书,静静翻看:
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探索、探索构建具有研究型内涵的教材、创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主体、不断开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局面……一位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分析和实践一一呈现。作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深沉热爱与深刻思考,也跃然纸上。著作出版于2011年,至今读来仍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书的作者是当年年逾七旬、如今已是82岁的刘美珣教授。她长期担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是一位从上世纪60年代便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人生之路、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毕生事业的优秀思政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我终生热爱的事业”
刘美珣出生在一个工程师家庭。小学还未毕业的她,因目睹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人们欢欣鼓舞、社会欣欣向荣,但举国百废待兴、需要建设人才,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致力于投身国家建设。
1956年考入清华大学时,悬挂于大礼堂前的红色横幅上写着几个大字“清华:工程师的摇篮,欢迎你!”那一幕,刘美珣终生难忘……
1960年,尚未毕业的刘美珣同其他9位60届、61届学生一道,被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抽调进入马列主义教研室。尽管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但“服从党的分配”和“听从国家召唤”的情怀使然,刘美珣自此踏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生之路。“多年之后,我才深深地意识到,我并没有转行,我做的还是一名工程师,而且是一名付出毕生精力、也很难完全做到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我终生热爱的事业。”刘美珣回忆道。
长达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生涯,给刘美珣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因为研究同一个领域,思政课老师们经常日夜战斗在一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编好一部教材、讲好一门课、研究一个改革方案、探讨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经常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眠不休……”
“非典期间,学校规定大课全部取消,《邓小平理论概论》是大课,怎么办?同学们要求继续上课,老师们也不希望课程中断。于是,我和其他教师一道,将大课分成小课上,那年夏天,我们带着学生在室外的草坪上进行思政课的课程研讨、论文答辩,成为当时清华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即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几十年的思考与实践,让刘美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深切的感受,“特别是今天,在世界人才争夺战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格外凸显,思政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
■“与学员真诚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产生共鸣”
谈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刘美珣最常提到的就是“责任”与“担当”。
为更好诠释这两个词,刘美珣不仅在清华大学思政课堂上秉持初心,以一名“灵魂工程师”的责任与担当深耕细作,滋润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将责任与担当拓延,一丝不苟地承担起课堂外的教学任务。
以一件事为例:1993年,清华大学承办首期“香港高级公务员清华大学北京课程”,时任课程核心讲员的刘美珣及全体老师深入研究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开放的态度和学员们进行交流,增进了香港公务员对中国国情和内地政策的了解,课程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和特区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刘美珣回忆:“我们这些讲员,亲历了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深知,国家走到今天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对国家有着深深的爱,我们珍惜今天的一切,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因此,爱国家、爱党、爱人民是我们贯穿课程始终的灵魂,我们将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呈现在课堂上,与学员真诚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产生共鸣。”
谈及思政课教师必备的素质,刘美珣经常谈到的,还有对学生负责、对学术负责、对教育规律负责的“三个负责”精神。
所谓对学生负责,就是必须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考虑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对学术负责,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针对性,不断地研究和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对教育规律负责,就是要遵从教育规律。要不断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的特殊性与规律性,研究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了解学生的期待。“对教育规律负责,就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效果负责。”刘美珣认为。
■“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在人才培养中最基础,也最重要”
尽管年事已高,但刘美珣依然关心牵挂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8年6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新时代论坛暨清华马院成立10周年纪念会,81岁高龄的刘美珣作为教师代表致辞。
刘美珣的发言语重心长:“结合几十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思考,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学科、这个专业的特殊性。向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在人才培养中最基础,也最重要。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些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当代世界、观察当代中国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我希望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生活和人生是有帮助的……”
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在刘美珣看来,以学生为本至关重要。她介绍说,清华大学是在“两课”中最早推行“研究型”教学的学校,其动因正在于此。研究型教学,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将对人生、对国家、对世界的认识、困惑与教师共同探讨,在思辨中,启迪思想,陶冶人生,获得思想的升华。这样才可能逐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教育要完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再由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换,需要教师有一个再设计、再创造的过程。”已入耄耋之年的刘美珣,对此充满期待……
----转自人民日报